|
我们今天纪念鲁迅先生,首先要认识鲁迅先生,要晓得他在中国革命史中所占的地位。我们纪念他,不仅是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好,成功了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而且因为他是民族解放的急先锋,给革命以很大的助力。他并不是共产党组织的党员,然而他的思想、行动、著作,都是马克思主义化的。尤其在他的晚年,表现了更年青的力量。他一贯的不屈不挠地与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作坚决斗争。在敌人压迫他、摧残他的恶劣环境里,他抗争着,反抗着,充满了艰苦奋斗的精神。
鲁迅是从正在溃败的封建社会中出来的,但他会杀回马枪,朝着他所经历过的腐败的社会进攻,朝着帝国主义的恶势力进攻。他用他那一支又泼辣,又幽默,又有力的笔,画出了黑暗势力的鬼脸,画出了丑恶的帝国主义的鬼脸,他简直是一个高等的画家。他近年来更站在无产阶级与民族解放的立场,为真理与自由而斗争!
鲁迅先生的第一个特点是他的政治的远见。他用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社会,所以看得远,看得真。他在一九三六年就大胆地指出托派匪徒的危险倾向,现在的事实完全证明了他的见解是那样的稳定,那样的清楚。托派成为汉奸组织而直接拿日本特务机关的津贴,已是很明显的事情了。
鲁迅的第二个特点,就是他的斗争精神。刚才已经提到,他在黑暗与暴力的进袭中,是一株独立支持的大树,不是向两旁偏倒的小草。他看清了政治的方向,就向着一个目标奋勇的斗争下去,决不中途投降妥协。有些不彻底的革命者起初是斗争的,后来就“开小差”了。比如外国的考茨基、普列汉诺夫等就是很好的例子。在中国这等人也不少,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最初大家都是左的,革命的;及到压迫来了,马上有人变节,并把同志拿出去献给敌人作为见面礼(我记得大意是如此)。鲁迅痛恨这种人,同这种人做斗争,随时教育着训练着所有他领导下的文学青年,叫他们坚决斗争,打先锋,开辟自己的“路”。
鲁迅的第三个特点是他的牺牲精神。他一点也不畏惧敌人对于他的威胁利诱与残害,他一点不避锋芒,把钢刀一样的笔刺向他所憎恨的一切。他往往是站在战士的血痕中坚韧的反抗着呼啸着前进!鲁迅是一个彻底的现实主义者,他丝毫不妥协,他具备了坚决心。他在一篇文章里,主张打落水狗,他说,若果不打落水狗,它一旦跳起来,不仅要咬你,而且最低限度要溅你一身的污泥。所以他主张打倒它。他一点没有假慈悲的伪君子色彩。我们要学习鲁迅的这种精神,运用到全中国去。
综合上述这几个特点,形成了一种伟大的“鲁迅精神”。鲁迅的一生就贯穿了这种精神。所以,他在文艺上成了一个了不起的作家,在革命队伍中是一个很优秀的很老练的先锋分子。我们纪念鲁迅,就要学习鲁迅的精神,把他带到全国各地的抗战队伍中去使用,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
《鲁迅逝世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演说》(一九三七年十月十九日)本文来
源一九七二年七月兰州大学中文系《鲁迅作品选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