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革中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社会主义革命尚未成功,你我同志仍须加倍努力!!!

[复制链接]

16

主题

62

帖子

51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29 22:12: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目前,在网上网下宣传社会主义革命简称社革的先觉者们,对生产资料公有(共有)制度的认可应该是有了统一的认识和理解了,所以这不是作者要谈的重点。本人只想谈谈关于在革命宣传中,尤其是在面向既有成熟理论的革命者,又有新同志或老百姓(含普通军警和公务员)的语音或公开场合下,怎样宣传革命的个人看法。
        一、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基本概念问题,这个问题本文不再多谈;二、在宣传革命中的文章、观点争论的严谨、连贯、通俗的问题。
主要是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第二个问题。因为我们这次毕竟是宣传发动人民群众起来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革命,也就是说,此次革命是在当年社会主义革命的基础上的再次社革。而这次站起来宣传再社革的同志,有经历并参加过首次社革的老同志,有经历过首次社革但未参加却又多少明白些社革的同志,还有经历过社革阶段但由于年龄小不懂社革的同志(包括我),再就是虽没经历过社革但思想比较活跃的八零、九零后部分同志,再次就是虽没经历过社革,表面上看思想不是那么活跃,但经历了邓资本主义后,由于生存生活各方面磨难已经确实感觉到了私有制剥削压迫的残酷残忍,已经开始觉醒反思的同志。
       下面略谈一下在实际宣传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在革命宣传过程中,社革同志间的枝节上的争论不休的问题,这个要从文革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为着点来谈谈。什么事大辩论呢?辩论无非是你说观点我说意见他说看法,大家在一起互相公开讨论,各自摆出自己的观点、意见、态度。各自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的论证,在讨论辩论过程中找出大家或大多数人认为正确的观点意见态度,然后运用到实际生产生活工作中去解决问题和矛盾......   二、这个辩论应是在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的前提下分清主次矛盾的辩论,也就是当年文革十六条所说的主干和枝节问题。
       而目前的主干,就是如何宣传发动人民群众(含普通军警、公务员)起来推翻私有制,重建公有制,实际也是政权的问题,应紧紧抓住这个中心点,至于其他枝节问题,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可以暂且放下,或同志们间通过网上网下个别交流,统一认识,保留个人观点,服从宣传发动人民群众起来参加革命的主干问题。而不应过分在不影响大局的小枝节问题上争论不休,影响社革内部团结 乃至影响革命进程。
       本人以为,1、只要赞同公有制消灭私有制,2,赞成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都要以同志看待。至于革命宣传方法策略等,就让同志们在实践中各自自由发挥吧。3、既然是再次社革,就一定要在继承和充分理解毛主席当年设个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当下的实际,进行此次的革命宣传。所以一定要最大限度的学习毛主席当年的社革理论、文革理论、文革十六条等,这一点要学习毛主席,毛主席四九年前的革命,实际是孙中山民主革命的再革命,所以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而我们这次是首次社革后的二次社革,也应称为新社革。所以这次社革和首次社革 有内在必然本质的联系,但又有所区别。因为首次社革是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社会主义继续革命,而今天是在所谓特色社会主义实为资本主义,名为人民民主 专政实为官僚资产阶级对  全国人民的专政下进行的 ,有利有弊。最大的利是社会主义和共产党的牌子还在,大多数人包括军警在政治还受着空洞抽象的马列毛宣传,弊是这个 国家这个党已经是资产阶级国家和资产阶级的党了。这个最大的利就是他们还不敢公然丢弃马列毛社会主义旗号,表面还得用用,这就是中国和苏联的不同,也是文革演习的结果。
       所以,同志们一定要充分利用文革演习的这个结果,在总结前次社革教训的基础上,向资产阶级反动政府进行坚决地发动人民群众起来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重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革命宣传进攻!!!
        社会主义革命尚未成功,你我同志仍须加倍努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7 下一条

公告:
在线索要邀请码处
在线管理员
!wzewm!
!sq!

QQ|中革中央网站(毛派总部、左派核心)当今唯一要打倒官僚资产阶级政府、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势力

GMT+8, 2025-5-10 12:25 , Processed in 0.08602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