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粹主义 小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体系,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产生于俄国。列宁确定了民粹主义的实质就是“从小生产者、小资产者的角度代表生产者的利益”(列宁全集1955年人民出版社版第1卷第374页)。民粹主义思想产生的根源就是当时的社会物质生活的条件,就是在改革(封建改良主义)后的资本主义俄国小生产者阶级的占优势。必须把早期的民粹派和后期的、既自由主义民粹派区别开来。早期的民粹派是在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里生活和进行活动的,那是农民的分化还没有达到比较大的程度。民粹派基本上还是农民革命者,他们对自由派采取坚决的否定态度。为了发动人民去和沙皇政府做斗争,他们就到“民间”去(“民粹派”这一名称由此而来)。列宁指出早期民粹派的积极的方面,同时也指出了他们在理论和政治上的严重错误。 “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明教程”指出了民粹派的下列基本错误观点:“第一、民粹派认为资本主义在俄国是‘偶然的’现象,认为资本主义不会在俄国发展起来,因此无产阶级也不会增长和发展起来。第二、民粹派并不认为工人阶级是革命的先进阶级。他们妄想不要无产阶级而达到社会主义。他们认为知识分子所领导的农民以及他们所视为社会主义胚胎和基础的农民村社,是主要的革命力量。第三、民粹派对于全部人类历史进程都抱着错误而有害的观点。他们不知道也不懂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的规律。他们在这方面是些完全落后的人。照他们意见,历史不是阶级所创造,不是阶级斗争所创造,而只是个别杰出人物,既所谓‘英雄’所创造的;群众、‘群氓’、人民和阶级是盲目地跟着这种‘英雄’走的。 到“民间”去的实践,推翻了民粹派关于村社农民有“共产主义本能”的观念。农民并没有跟着民粹派走。在民粹派的阵营里发生了对沙皇政府斗争的策略问题上的意见分歧,这些分歧特别明显地表现在1879年6月底在沃龙涅什召开的“土地与自由党”的代表大会上。代表大会以后数月,“土地与自由党”便分为两派,既“民意党”和“黑分党”。“黑分党”的领导者是普列汉诺夫、阿克雪里罗得、捷依奇等人。“民意党”的拥护者(热里亚亚波夫、菲格涅尔、米哈伊洛夫等人)赞成并采用了个人恐怖政策。虽然民意党进行了反对沙皇制度的英勇斗争,并且曾经是革命者,但是他们的策略是极端错误的。代表19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自由主义的民粹主义思想的有:丹尼尔逊、沃龙佐夫、克里文柯、尤沙柯夫、米海洛夫斯基等人。19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民粹派已经成为富农利益的代表着。 民粹主义观点的体系是和马克思主义根本对立的。在哲学上,民粹派是唯心主义者,他们把实证论、无政府主义、新康德主义等等五光十色的唯心主义体系的残篇断章折衷地混在一起。他们维护所谓社会学中的主观方法,忽视社会的物质生条件,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批判地思维的人”同人民对立起来,把人民群众描写成历史上不能有独立创造性的“惰性”力量,等等。他们不懂得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把无产阶级看做“历史上的不幸”,其实正是无产阶级才是唯一能够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阶级。民粹派把农民村社理想化,说它是“社会主义胚胎”,事实上这种农民村社是掩护富农的横行霸道的一种方便形式,是沙皇政府按连环保原则向农民征收赋税的一种工具。列宁在揭露民粹主义的假社会主义时指出:民粹派对俄国资本主义的抨击是虚妄的、反动的,因为民粹派本身就是站在那种不太发达的并且在各方面都带有农奴制度残余的资本主义立场上。民粹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严重地阻碍了真正的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和传播,严重地阻碍了工人运动的增长。反对民粹主义的斗争乃是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极为重要刻不容缓的任务。因此,如果不同民粹主义做坚决的斗争,不从思想上彻底粉碎民粹主义,马克思主义就不能在俄国发展起来。普列汉诺夫第一个打击了民粹主义的思想。列宁从思想上彻底粉碎了民粹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胜利扫清了道路。而在这以后列宁也从未停止过反对改头换面的民粹主义集团(如社会革命党人、人民社会主义者等等)的斗争。然而这个斗争已经是在列宁建成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后的时期中进行的。在20世纪初,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反对民粹派的斗争同时也就是反对整个反动的小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斗争,由于这一斗争的结果,人民的凶恶敌人、民粹主义集团被粉碎了。 普列汉诺夫---1875到1883年是民粹主义者;1883到1903年是马克思主义者;1903年以后,就开始右倾,变成了孟什维克,变成了孟什维克主义的一个头领,背叛了革命的马克思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