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革中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马尔萨斯“人口论”

[复制链接]

105

主题

155

帖子

2708

积分

等待验证会员

积分
2708

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24 13:31: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尔萨斯“人口论”
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可避免的产物。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存在,是无产阶级遭受失业、贫困和饥饿的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的御用“经济”学家为了替资本主义制度辩护,捏造了各式各样的反动“理论”,说什么劳动者贫困、失业,完全是由自然的原因造成的,根本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无关,等等。这些反动“理论”的代表作之一,就是臭名远扬的英国牧师、庸俗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所写的《论人口原理》。
马尔萨斯的《论人口原理》,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是对前人言论的“改头换面的剽窃,其中没有包含一个创造性的命题”①。它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人类如同其他一切生物一样,具有一种迅速繁殖的倾向,而为了维持日益增多的人类的生存,就需要有日益增多的生活资料,但这两者的增加确实不平衡的。人口是按照几何级数即按1,2,4,8,………的等比级数增加的;而生活资料的增加却十分缓慢,它是按照算术级数即按1,2,3,4………的等差级数增加的。这样,人口的增加远远超过生活资料的增加,所以社会上就不可避免地要产生饥饿、贫困和失业的现象。马尔萨斯又认为,要解决人口增加和生活资料增加不相适应的“矛盾”,必须限制人口数量;其“消极”办法就是用节育、晚婚、不婚和堕胎来限制人口的增长(邓小平为首的假共十大家族忠实的执行马尔萨斯主义,反人类的强制计划生育。),而其“积极”办法是通过战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就是忠实的执行马尔萨斯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瘟疫(艾滋病、和非典)和饥荒(邓小平为首的假共十大家族从1977年就开始故意进口大量粮食,人为的制造饥荒,)来大量消灭人口。马尔萨斯最后得出结论说,贫困是对穷人的一种惩罚,因为他们生儿育女,使人口繁殖的太快、太多,所以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贫困和失业应由他们自己负责,而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无关。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马尔萨斯主义的“人口论”是一种露骨地反对工人阶级和极端仇视人类的反动“理论”。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在理论上是根本不能成立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人是社会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人首先是生产者,其次才是消费者。而且,人类能够控制人口的增长,做到有计划的生育。至于失业、贫困等等是与一定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现象,主要不决定于人口的多少。
现实生活中的无数事实,也证明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是毫无根据的,是极端反动的。例如,法国从1760年到1840的80年中,人口仅增长了60%,而食物数量却增长了两倍;德国在十九世纪的100年内人口增长了两倍,而生活资料却增长了三倍。至于今天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于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尽管人口的增长速度比旧社会要快的多,但生活资料的增长速度仍然显著超过人口增长的速度。例如,我国建国以来的二十多年中,人口由4万万增加到近八亿(1974),增长近60%,而在同一时期内,粮食生产却从1.1亿吨增加到2.5亿吨以上,增长了一倍多。布匹和其他工业品,则增长了几倍甚至几十倍,这些铁一半的事实,彻底地推翻了马尔萨斯的反动的反人类的“人口论”。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677页注75
注释: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 徐禾等编1974年10月第一版 1975年5月河南第一次印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宣传马列毛主义 周群思想,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429

帖子

285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855
沙发
发表于 2014-3-24 16:34:33 | 只看该作者
假共搞计划生育就是忽悠说资源少,人口多,实质就是遵循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反动邪恶透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7 下一条

公告:
在线索要邀请码处
在线管理员
!wzewm!
!sq!

QQ|中革中央网站(毛派总部、左派核心)当今唯一要打倒官僚资产阶级政府、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势力

GMT+8, 2025-5-10 13:51 , Processed in 0.089411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