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在理论上是一个伪命题
一、理论探讨——原理互为参照的比较词,一方消失后另一方自然消失。
贫穷:富裕→差距减小→差距消失
1:5、2:4、3:3
1:5、3:5、5:5
1:5、10:50、100:500、……、300:300
比值相等后:3:3=5:5=1:1=300:300,差距消失后则无贫富之比较了
无:有→无:有→差别存在
0:1、0:5、0:10、0:100、……
比值变化无意义
均富×,共贫×,均贫富○。
○代表真;×代表伪。
做为“贫穷”的参照“富裕”在“贫穷”消失之后也随之消失,反之亦然。
所以,“共同富裕”是不存在的,同样“共同贫穷”也是不存在的。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是相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而言的。消灭了私人占有生产资料之后,生产资料为全体成员共同拥有,从个体来讲都是无产阶级,而从群体来讲又是有产阶级。
但,当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剥夺了资产阶级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后,资产阶级做为“阶级”被消灭了。而当资产阶级被消灭之后,阶级差别没有了,“阶级”也就被消灭了,无产阶级做为一个阶级也同样不存在了。
二、实际分析——应用
受众大多是不做理论研究的。
做为一个通俗的、大众易于理解并接受的词汇“共同富裕”即使在理论上是不存在的,也还是可以使用的。仅是便于说明某一方生活条件较好,另一方也可以获得同样的生活条件。“富裕”的不必变穷(生活质量不下降),“贫穷”的可以转富(生活质量可提高)。是相对于劫富济贫、均贫富而言的。避免给富裕的人带来恐慌,同时又给贫穷的人予以希望。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用强制手段向缩小差距方向进行时可用;而在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在向扩大差距方向进行时,而用于向资产阶级乞求,那就只可以批驳了。
所以,在向人民群众宣传逐步提高生活水平可用,批驳假左欺骗人民时也可用。
三、用烂的词汇——现实
“共同富裕”是一个在当今社会被乱用、用烂了的词汇。
走资派通过政变夺得政权后,画了一个允许先富、先富带后富、共同富裕的饼。当允许之后走资派家族富了,为富不仁,不愿带后富了,假左又出来忽悠民众祈求先富们带动后富。把原本在理论上就不存在的,但尚可在某些环境下使用的“共同富裕”用臭、用烂了,它已经成为欺骗人民画饼充饥的代名词。所以,我们不可再用。或仅在特定环境下慎用,批驳假左欺骗人民时使用。
此结论适合于任何社会形态。
1、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后,经过一段时间人民共同富裕了,没有了贫穷,但其他资本主义社会的无产阶级还在受剥削压迫,还处于贫穷状态。不能把贫富局限于一个国家。
就如: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后,在国内消灭了资产阶级,那是不是在中国也没有无产阶级了呢?不是的,因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还有大量的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是要解放全人类的,只要资产阶级在人类还存在,无产阶级也就不可能消亡。因此,那时候的中国人都成了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一对矛盾以及贫穷和富裕这一对矛盾,只有人类实现共产主义才会同时消亡。
你之所以得出“做为“贫穷”的参照“富裕”在“贫穷”消失之后也随之消失,反之亦然。”这样的结论,是因为你把贫穷和富裕局限于一个国家了。
2、如果真像你所说的“共同富裕”在理论上是不存在的,那就根本不能用,更不能向人民群众作宣传,因为那是在欺骗人民群众。
3、众所周知,假共反动派已经将很多很好的词汇用烂了,诸如:共产党、社会主义、民主、自由、精英等等,是不是这些词我们以后就再也不用了呢?再把问题扩展一下,假共一直也在用汉字,是不是我们以后也不能用汉字而另外发明一套文字呢? :) 好的蔬菜,加工时少放些佐料,才能品尝到菜品原本的味道。 思毛说的很好 【山东】春光 发表于 2014-3-22 17:36
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阶级问题,我们在很久以前就解决了,但是在那个时候是比较困难的,一直到现在,有的 ...
;P呵呵,
和这个帖子说的不是一件事 【山东】春光 发表于 2014-3-23 16:40
中革的同志们讨论每一个问题,必须有益于使自己进一步的提高,真正弄懂社会主义才能真正解决一些问题,我们 ...
革命不仅仅需要立场、需要热情,还必须有理论水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