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本帖最后由 井冈山的红旗 于 2014-3-12 08:55 编辑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必须贯彻执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是刚从资本主义社会脱胎而来,旧社会所造成的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虽然已经消灭,但其差别依然存在,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劳动虽已成了光荣的事业,但由于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不同,对待劳动的态度也不完全一样,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虽然为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工农业生产得到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但是社会生产力的水平还不够高,社会产品还没有达到极大的丰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搞“按需分配”,是办不到的,也是行不通的。只有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才能适合生产力的发展,为广大劳动者所理解和接受。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除了按劳分配外,还有共产主义按需分配的因素,而且随着革命和生产的发展,这种因素必将越来越多。国家或集体举办的福利事业和社会保险事业,如免费医疗,合作医疗,职工年老退休金,对困难户和生活上没有依靠的老、弱、孤、寡、残疾的人们的生活补助等等,这些项目的消费品,主要不是按照劳动而是按照需要来分配的,因此已带有按需分配的因素。所以,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劳动人民生活的改善,不只是表现在工资或工分的收入上,而是表现在多方面的,要看到实际收入的逐步增加,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人民觉悟的不高,只看当时的收入低而没有看到社会主义积累的那些福利,所以才能够被邓小平欺骗,邓小平在那些积累的财富中拿出小小的一点,就忽悠了中国的工农大众,换来他们的拥护,即使四个无产阶级革命家被走资派政变拘禁,社会主义江山已经变色都没有看清楚而在那里欢呼胜利,批判所谓的篡党夺权的“四人帮”,走上了吃二遍苦受二茬罪的路子。现在当人民买不起房子看不起病上不起学养不起病养老没有保证的时候,才忽然觉醒以前的行为多么的荒谬,自己被人卖掉了还在帮着别人数钱的傻样子。原来自己的福利已经早被剥夺了。现在唯有继承毛主席的遗志,推翻现存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才是唯一的出路。马克思 恩格斯列宁 斯大林毛主席都是在不同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当前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就是周群思想。所以省悟了的中国人只有团结一致,了解并好好学习周群同志的革命理论,用革命的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行动符合革命的需要,才能够战胜官僚买办十大家族的黑暗势力,推翻官僚资产阶级专政,斩断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资源的黑手,消灭被掠夺型资本主义体制,使中国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资产阶级走狗政府的剥削下走出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不变的真理。作者注) 我们也必须看到,按劳分配还不是我们无产阶级最理想的分配制度,我们的理想是要最终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原则。因为按劳分配所体现的“平等的权利按照原则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法权”((《哥达纲领批判》),就是说,在分配中,虽然以平等的尺度一—劳动来计量,根据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消费品的分配,但由于各个劳动者的情况务奔不相同的:有的劳动能力强些,有的劳动能力弱些;有的赡养人口多些,有的赡养人口少些,等等。这样,以同一的尺度应用于在事实上各不相同、各不相等的人身上,就必然出现事实上的不平等,出现富裕程度的差别。它同按需分配相比,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弊病”,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哥达纲领批判》)共产主义的分配制度更合理,但是这只有在社会产品极大丰富和人们思想觉悟极大提高以后才可能实观。没有具备这些条件而否定按劳分配的原则,就会妨害人们劳动的积极性,就不利于生产的的发展,也就不利于促进共产主义的实现。对待待这个问题,要有,要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才能采取正确的态度。
出现富裕程度的差别。-----------注意,是富裕程度的差别,就是说都是富裕的,而不是富的富,穷的穷。共同富裕是指大家都富裕,而不是说富裕的程度是一样的。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根据“出现富裕程度的差别”这句话得出“这就说明,即使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共同富裕是不现实的。 ”结论的。
摘抄毛主席著作中的两段供你参考:(均见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1、这就是在逐步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逐步地实现对于手工业、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逐步地实现对于整个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实行合作化,在农村中消灭富农经济制度和个体经济制度,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 《关于农业合作化的问题》-----(1955年7月31日)这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召集的省委、市委、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报告
2、以前那个反地主、打土豪、分田地的联盟是暂时的联盟,它巩固一下又不巩固了。在土地改革后,农民发生了分化。如果我们没有新东西给农民,不能帮助农民提高生产力,增加收入,共同富裕起来,那些穷的就不相信我们,他们会觉得跟共产党走没有意思,分了土地还是穷,他们为什么要跟你走呀?那些富裕的,变成富农或很富裕的,他们也不相信我们,觉得共产党的政策总是不合自己的胃口。结果两下都不相信,穷的不相信,富的也不相信,那么工农联盟就很不巩固了。要巩固工农联盟,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穷的要富裕,所有农民都要富裕,并且富裕的程度要大大地超过现在的富裕农民。只要合作化了,全体农村人民会要一年一年地富裕起来,商品粮和工业原料就多了。那个时候,资产阶级的嘴巴就被堵住了,资产阶级将发现自己处于完全孤立的地位。
《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1955年10月11日)这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结论
这主要是我对共同富裕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我还以为共同富裕就是平均性的富裕。忽视了共同富裕下的由于家庭劳力不同导致的差别性。这种差别性和现在的贫富差距悬殊是不一样的。那时候的人都是富裕的,只是程度不同而不是现在富人富得要死,穷人穷的要命。 你怎么把原文中有关我评论的部分删除了?那我的评论在别人看来岂不是无中生有了?:lo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