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州老踢 发表于 2013-8-10 20:04:02

农村的选举已初显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


《农村的选举已初显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

  在一个国家内其经济基础是公有还是私有,这是核心。

  劳动人民的民主与经济基础与公有制密不可分。什么是劳动人民的民主呢?那就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当我们用这个观点来观察资产阶级民主时,事情就很清楚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不可能有劳动人民的民主,工人不可能在资本家的工厂里当家作主,无产阶级要想争得民主,就必须消灭私有制。

  现在农村干部选举和分田承包责任制前的情况是截然相反的两种状态:大集体时,干部是为大家服务的,安排好农业生产,处理好生产队的分配;群众衡量的标准是谁能为大家服务就推选谁,基本上是大家让干就干,很少发生“争权”的“竞选”;现在是谁有势力,谁就能当村长、乡长……长。其隐藏着的目的是当上干部后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或为小团伙谋利益。即达到“争权、夺利”之目的。这是社会腐败产生的根子,也是民主发展的崎形怪胎。从表面现象看,人民群众在充分的发扬着自己的民主权力,而实际是参加竞选干部的人,在利用着人民民主的方法为自己当上干部找到了合理合法的台阶。于是竞选“村长”、“组长”的各种手段,方法都产生出来了。“民主”也发展得淋漓尽致了。

  一、记得在1990年以前最初选举时,人们只是随便选选,并不十分认真,而被选举的人也并不争夺。选举人和被选举人的态度都比较随和。选上就干,选不上就不干。基本上不发生非选上不可,或选不上誓不罢休的情况。

  这种情况是由多种因素所决定的,首先是原来的集体生产队干部都是领导社员搞生产的,当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原来的干部贪污的也比较少;同时贪污了是要被群众所揭发和垂骂的;贪污了上级政府也要认真追查和追究的;同时人们也还是顾及脸面的,当时的干部是比较清廉的。因此,那时的干部基本上都是群众“推选”,是真正的“民主选举”产生出来的。不发生“竞选”干部和非当干部不可的现象。

  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风气的败坏,当干部能得到许多好处:承包时可以和比较要好的人、或家族成员营私舞弊(因为从中可以得到较低的承包价格和获得较大的利益);村上有许多需要开支的事情在办理过程中干部可以从中使“回扣费”;在发展经济中有权利、有实力的人可以用权力挪动公款和资金等等。特别是城市和乡村接合部,由于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大数额资金到基层政府,这样基层政权(村委,组长),花公款的权力大了,而又废除了人民群众的监督机制;于是利用各种手段贪污、挪用公款的现象发生了,而这些现象又不能得到及时的揭露和制止;有些干部利用计划生育、审批宅基地、给群众使绊,利用手中的权力敲诈老百姓;还有一部分人想钻国家政策空子,得到某种好处,吃喝拉拢干部,从中得到集体的好处,于是行贿与受贿的现象发生了。由于上述原因造成的客观现实,当干部的人得到了许多非法好处,而这些非法好处轻易没人追究,即使有个别的被追究,或是追究不动,或是被上级敷衍了事。时间一长,贪污的也就贪了,受贿的也就受了,被敲诈的老百姓也就认了,于是当干部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发财致富”的一个正规渠道了。

  在这种状况下。民主选举干部的“味道”也就由原先的都是大家“推选”,转变成为被选人非要当干部的“竞选”状况,因为这是一种发财的光明正大的道路。

  记得96年和99年,那时的选举,竞选的方法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竞选人只是通过少数人暗地里吃喝拉拢来拉选票;同时通过非正当手段填写选票,如选票箱象串门似的挨家挨户上老百姓填写,而拉拢人会趁机接过选举人的笔替人填写,选举人也不好意思要过选票,或者拉拢人看着选举人填写,选举人怕报复也就违心填写的,于是选举人的真正意愿被剥夺了,拉拢人的努力成功了;或者利用其他作弊方法来达到竞选成功。

  三、后来又随着国家民主选举方法的“改进”,规定了实行民主的“有效”方法。如村、组两级干部的选举,由乡、镇派工作组监督选举,把选举场合设在固定地点,不准他人代笔、代票,想通过这种舍本求末的方法来保证选举人的意愿表达。

  但竞争选举的对策也自然由“初级阶段”向前发展了一大步。拉票方法由当初的请个别人吃饭到请所有选举人吃饭,由暗地里请到光明正大的请;由当初的送礼只送烟到送油、送洗衣粉、送化肥,直至送钱;有些地方送钱也搞攀比,你送500元,他就送1000元。个别地方的竞选最多能花100多万元。这是请客送礼。而拉选票的操作方法也在发生着进化,当初都是一个家族或一个团伙各拉各的选票,各找各自的人选“组阁”,或者个人各自拉自己的选票,这样选出来的人是多头入选,谁的票最多谁就是成功者。于是不成功者发现自己的力量太单薄了,下次选举则走向“联合”,联合的结果是权力进行“合理”分配,你选我当组长,我选你当代表,你选我当村长,我选你当委员,各得其所。失败又会使失败者采取对方的方法。你能送礼,我也会送礼,你能请客我也能请客,你能送钱我也能送钱,你能搞联合我也能搞联合;你能制造谣言诽谤我,我也能把你根本与能力无关的小短处用传单分发到各家各户;有的竞争达到了相互协商苟合(竞选人相互商量给对方一定的好处费,使对方自动退出竞选);还有个别采取威胁对方,直至暗杀走上犯罪;竞争激烈程度发展到了中国有史以来的最“民主”状态!

  在这种氛围下人民的“民主”就演变成了纯粹为了“竞选”,同时,竞选的成功也就意味着发财机会的到来!

  客观的事实也让老百姓醒悟了。因为一任一任的干部上去以后都成了“发家致富的能手”。

  老百姓开始骂娘了:黄鼠狼生兔娃一窝不胜一窝(意思是现在的干部一任不如一任);社会怎么弄成这样了(对选举制的不理解);共产党腐败透了(对干部的憎恨);这是什么世道(对苍天的无奈)。

  选票也出现了奇怪的内容了:填写村里的公认傻瓜或脑子不太正常的人;有的人干脆填上:“让日本人来当干部吧。中国人一个也不行”,等发泄性的语言。正直的人无奈,社会正气无存,歪风邪气遮天盖日,老百姓压抑的喘不过气来!

  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是什么?是腐败?当然不是,这是复辟私有制的必然恶果!

  四、当然在竞选的人员中也有真心为大家服务的。但是在实际的竞选中,光用嘴说已经是行不通了。因为想捞一把的人采取了所有不正当的手段,来欺骗和蒙蔽人民群众。于是想为大家服务的人也不得不采取那些想当干部捞一把的人们的同样手段。可是这样一来自己和他们又有什么区别呢?于是好人坏人都一样,老百姓也就只好跟着感觉走,谁拉选票让自己得的好处多就选谁,或者谁许给自己个人好处多就选谁;这样衡量被选举人的标准被自私自利的私心代替了。这是一部分随风倒的人的选择。当然在所有的选举人当中,是分好多种人的:有坚持正义的(对当选人的标准是看他能否为大家服务);有站在家庭或小团伙利益上的(占相当大一部分人);有根据背景和势力的;有按收“礼”多少的;也有纯粹想从中捞一把的;可以说是五花把门,什么样的人都有。真正想为大家服务的人很难当选。即是选举成功了,也很难按照为人民服务的标准来行事了(因为已经花了许多不该花的钱)。在所有的选民中,实际是大多数人都想选一个比较能为大家办事的干部的,但在这种为竞选而采取的“民主”手段下,则难以让人对被选举人有正确的评价。“民主”是充分发扬了,但根本不可能达到真正的选出一个好当家人的目的。变成了民主就是为了竞选——竞选是为了当干部——当干部就是为了“发财”!

  民主的“味道”变了。民主变成了人们争权夺利的“工具”。

  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要想争得民主,就必须消灭私有制。而要消灭这个私有制经济基础,先决条件就是要首先夺取政权,取得上层建筑的控制权,扫清一切障碍这个“改变”的顽固势力、乃至血腥反扑。这就是“上层建筑反作用力于经济基础”的道理,没有这个先决条件及随后一系列的消灭与改造私有制,则新的经济基础就不能建立,真正的民主——人民当家作主就不可能实现!纵观历史,封建社会是这样,资本主义社会也是这样,全世界各国无一例外。


  周群点评:这篇文章写得很到位,不过因为原文存在些许笔误,我尽量保持原貌地略作了一点修饰。
  这篇文章足以让那些不清楚资本主义“民主”的人,明白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农村的选举已初显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